“打点滴”式灌溉 农田“解渴”保丰收

发布时间:2024-07-03

本文转自:淄博日报

□本报记者 王子文

6月下旬,我市的夏种工作已接近尾声。目前,正值夏播作物播种出苗的关键时期,但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严重影响了播种和苗期生长。记者在抗旱一线了解到,滴灌这种节水灌溉模式,越来越受种粮大户的青睐。

在高新区西雅和村的大田里,滴灌管道纵横交错。种粮大户齐茂峰俯身细看,滴水准确、均匀,像是在给玉米苗打着“点滴”。“这茬‘及时水’浇下去,干旱问题就会缓解,只要后期管护到位,玉米增产不成问题。”齐茂峰说。

在桓台县田庄镇大寨村的单产提升示范田,一株株玉米苗长势良好。一阵风吹过,绿油油的玉米苗随风舞动。“你看,我的玉米苗二三十公分高了。现在用滴灌,不仅省工、节水,玉米产量每亩还能增产10%以上。”大寨村种粮大户吕军之介绍,今年6月份种玉米时,给这片地也安装了“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设施,“只需打开农田边的控制总开关,便可以实现自动化施肥、浇水”。

桓台县索镇街道睦和村的种粮大户胡治勇种植了1300亩农作物,其中700亩采用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他说,采用漫灌的方式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容易导致土地板结,影响大豆种子出苗率。滴灌出水量可控,玉米和大豆苗齐苗状,效果显著。“我的多数地块都已用上滴灌带。像眼前这片地,以前用卷盘喷灌机需要十天才能浇完,现在两天就能浇完。”胡治勇告诉记者,滴灌省时省力,后期追肥也方便。

6月27日,室外温度高达37℃,在一些尚未铺设滴灌带的田地里,记者看到,农户在烈日下忙碌,正在用喷灌设施抗旱,一条条水龙滋润着刚冒头的玉米苗。

“已出现旱象的地块要及时进行浇水,有条件的地块推广使用滴灌节水灌溉,没有滴灌设施的及时采用喷灌方式,减轻高温干旱对幼苗造成的不利影响。没有灌溉条件的,可采取喷施叶面肥或生长调节剂,增加植株叶片水分和养分,降温增湿,增强抗旱能力。”每到一处农田,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农艺师杨清龙都对种植户反复叮嘱。

杨清龙还提醒,高温干旱天气利于害虫的发生,近期田间调查,主要发生的害虫有玉米蓟马、甜菜夜蛾、棉铃虫、玉米螟等,可选择甲维盐、茚虫威、虫螨腈、虱螨脲等药剂及时进行防治。


中泽国际会展(北京)有限公司 Copyright © 中泽国际会展(北京)有限公司
  • 我要参展
  • 我要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