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为浙江省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之一的萧山区大治河排涝闸站改建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正式进入运行管理阶段。
原大治河闸建于20世纪九十年代,仅能通过自排向钱塘江排除内河涝水。为适应钱塘江外江洪潮水位抬升变化,进一步提高区域排涝减灾能力,完善区域防洪体系,2017年12月28日,大治河排涝闸站正式启动改建工程,目前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通过竣工验收。
据了解,改建后的大治河排涝闸站,位于钱塘江南岸,下沙大桥下游530米,为闸泵结合的综合枢纽,既防钱塘之洪,又排内河之涝,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排涝标准为24小时250毫米降雨不超过目标水位(相当于50年一遇)。
大治河排涝闸站投入运行后,将显著提高萧山区向北入钱塘江的排涝能力,彻底改变区域排涝减灾的被动局面,缓解区域日益紧张的防洪压力,进一步完善区域排涝布局和防洪体系。
来源:杭州日报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商业用途,如文中的内容、图片、音频、视频等存在第三方的在先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